2024年04月28日.星期日
 
  註冊會員中心
Smartnet智富網-理財訊息、產業脈動、商場風雲、財經人物、理財教室等豐富知識的充電網站
輸入股票代碼

商場風雲
把文章分享到:Plurk Facebook
近四千億爛帳全由納稅人埋單 ─ 解讀債留台灣的全民公敵名單
廣 告
◎2007-03-23 張慧雯

呆帳大戶到底有哪些?可能是因為名單實在太過嚇人,歷經幾番波折、難產許久後,終於在三月十四日統一出爐,可惜的是,多數呆帳老闆都已經落跑或脫產,留下的龐大債務,讓股東與銀行,以及倒楣的納稅人承擔!

金管會因應民意,要求七十三家國內外銀行公布的呆帳大戶名單終於曝光。統計清查的數字到去年六月底止,帳上欠債超過一億元的名單全部放在網站上公告,累計總金額高達三千七百多億元、人數約一千五百名。

呆帳大戶  裝傻落跑者眾

其中,安鋒集團朱安雄、長億集團楊天生、東帝士集團陳由豪排名前三大,呆帳金額均超過百億元。另外還有華隆翁大銘、廣三曾正仁、慶豐黃世惠、誠洲廖繼誠、台鳳黃宗宏等當年的富豪大亨,如今病的病、跑的跑、裝傻的裝傻,把龐大債務留給台灣,不負責任的態度,害苦多少投資人,無異全民公敵。這些欠債大戶當年個個風光不可一世,喊水會結凍;等到財務撐不下去時,幾乎全都就地沉淪為地雷集團、問題企業,兩手一攤,把問題丟給銀行。

這次公布的呆帳金額高達三千七百億元,但其實這幾年來銀行轉銷呆帳的總金額,更是驚人。根據銀行局的統計數字顯示,一九九九年銀行共轉銷一千四百多億元呆帳,二○○○年則變成一千六百三十多億元,○一年金額一下子攀升到二五六八億餘元,○二年更達到最高峰,一年就轉銷四一三八億餘元呆帳。連續四年,銀行年年打呆,許多銀行十幾年賺的還不夠打,幾乎全拜這一批呆帳大戶之賜。若以銀行別來看,銀行受傷大戶第一名當屬彰化銀行,億元以上呆帳還有五百二十億元,其中又以金融風暴時的呆帳金額最高,時任彰銀董事長的蔡茂興、總經理吳炯炘難辭其咎。再來是兆豐銀行三二九億元、台灣銀行三二一億元、合作金庫三○一億元等。放眼望去,受傷慘重的幾乎都是老行庫或前身為老行庫。

呆帳大戶大多政商關係通達

例如幾乎所有銀行一網打盡的安鋒集團,依據資料統計,呆帳金額至少超過二百億元,但其中一四九億元全部集中在成立二十年以上的老行庫。同樣的,長億集團呆帳金額也超過一三○億元,但一一八億元以上都在老行庫手中。而東雲集團保守估計呆帳金額至少超過一二○億元,也幾乎都落在老行庫頭上。而在血流成河的這場金融風暴中,一九九二年才成立的新銀行受傷相對較為輕微。其實,這些當年的大財團經營術多仰賴政治關係而來。安鋒集團朱安雄夫人吳德美是立委,長億集團楊天生則是「中霸天」,可說是獨霸一方。廣三集團曾正仁則與前立法院長劉松藩、張文儀交情匪淺。東帝士陳由豪的政治關係,則可由「政治獻金案」略窺一二。華隆集團翁大銘,也曾擔任過立委。簡單來說,這些呆帳大戶都是靠著「政」與「商」互相「幫助」的紅頂商人。

至今金融界只要論起呆帳第一名的朱安雄,仍是令不少債權銀行為之氣結。一九九五年全盛時期,朱安雄、吳德美夫婦擁有十三家企業,年營業額超過三百億元,還曾入選台灣一千大企業的第四十三名,當年可說是風光一時。不過,一九九九年爆發財務危機,二○○四年又因賄選案棄保潛逃至中國。朱安雄滯留海外,又有賄選醜聞,兩個女兒仍先後以國民黨及無黨籍當選高雄市議員,薪水來自納稅人,但朱安雄的龐大債務依然高掛。

逃到中國的不只朱安雄,涉嫌掏空台中商銀的台中廣三SOGO百貨的董事長曾正仁,也被查出在台中企銀違法超貸七十四億餘元,掏空順大裕股票上市公司八十九億元,曾正仁也滯留中國未歸,但曾的老婆日前回台依舊身穿名牌衣、攜帶名牌包,身價十足。陳由豪更是債留台灣、人在美國、錢進中國的「典範」。陳由豪的東帝士集團擴張過速,舉債過高,一遇上亞洲金融風暴,主力事業的房地產景氣暴跌後,導致營收難以支撐沉重的利息負擔,財務危機立刻引爆。但陳由豪不承認錯誤,卻用政治獻金問題模糊焦點。不僅如此,陳由豪放任在台灣所積欠的龐大債務不還,卻把錢移到中國投資翔鷺石化廠;最近,更打算在美國圈地,從事土地開發。凡此種種,都顯示陳由豪口袋裡有的是錢,只是不還。

而真正因為呆帳而坐牢的,只有國產汽車負責人張朝翔的弟弟張朝喨。一九九八年股市重挫,張朝翔、張朝喨兄弟兩人護盤未果,導致資金周轉不良而財務發生危機。兩兄弟在台灣演出過一次大亨賣可麗餅的戲碼,但名酒照喝、名車照坐,銀行債權人卻無可奈何。放眼這些呆帳大戶,債多不愁反而趁機跟銀行團協商紓困,不但要求利息要少繳,甚至拖延幾年才開始繳。

國內欠債  國外大舉投資

而另一方面,他們卻在海外大舉投資,黃世惠的慶豐集團便是另一個顯例。黃世惠越南投資早已開始收成,台灣銀行的債權卻未得到償還。誠洲集團廖繼誠也是如出一轍,照舊有錢在台中郊區投資大蓋巨型花園餐廳。許多銀行高層認為,這份呆帳大戶的名單公布得太晚,近幾年銀行都已將絕大多數的不良資產轉賣給資產管理公司,因此,無法反映實際真正的呆帳輪廓。儘管如此,這些名單被赤裸裸的公開在網站上,還是多少收驚慌之效,一位審查部門主管就表示,「公布呆帳大戶消息一傳出來,就有臉皮薄的欠款人想來還債到一億元以下!」

只是許多呆債大戶臉皮有如鐵打一般,任由名字公司公開,依舊不動如山。難怪業界多認為,這只是治標;還是要從決定放款徵信之時,就開始嚴格把關,才是治本之道。

(本文轉載自《今周刊》535期,更多精采文章請見《今周刊》)

 
上一則單元首頁下一則

廣告託播隱私權說明FAQ服務條款廠商合作
奇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10351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106號3樓
客服信箱:customer@syspower.com.tw
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4 奇唯科技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